北条麻妃无码,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,日韩内射美女人妻一区二区三区,大白肥妇bbvbbw高潮

 
首頁 最新動態(tài) 媒體聚焦 相關視頻 園區(qū)時刻 光影30年
[打印頁面][關閉頁面][字號:]

我和園區(qū)的故事|小區(qū)里的“鳥鄰居”

時間:2024-10-28 09:38|來源:|瀏覽量:

每天早晨從睡夢中醒來,耳朵里聽到的第一個聲音,一定是小區(qū)里的鳥鳴。

鳥兒的鳴叫聲是很動聽的,或清脆似鈴,或婉轉如歌,還有的,極像是從笛孔中悠悠飄出來,時長時短、時高時低的音符。在美妙的鳥鳴聲中迎來新的一天,是一種非常愉悅的感覺。

想起20年前的一樁舊事來了。那時候,有個謠言傳得很邪乎,說蘇州工業(yè)園區(qū)內電磁輻射厲害,連鳥都看不見一只。因為傳的人多,相信的人也就多,甚至單位里常有同事問我:“是這樣的嗎?你們園區(qū)真的沒有鳥嗎?”我啞然失笑,告訴他們:“我所在的小區(qū)里非但有鳥,而且數(shù)量和種類還不少呢!”

我說的是事實。當時,我住在湖西的新城花園。1998年剛搬過去的時候,小區(qū)馬路對面還是一片草地和水塘,每天都有許多夜鷺和白鷺在那里覓食嬉戲。我喜歡站在窗口,看鷺鳥們那仙姿舞動的模樣。后來,那片草地和水塘被開發(fā)成了都市花園小區(qū),鷺鳥們就飛到別處去了。不過,其他小鳥還是很多的。麻雀的“喳喳”聲,斑鳩的“咕咕”聲,還有一些叫不出名字來的小鳥的鳴叫聲,不絕于耳。

2013年,我搬到了湖東海悅花園。小區(qū)里有許多高大的喬木,也有不少低矮的灌木和一片片草坪,它們錯落有致地構筑了一個公園般的綠化空間,為小鳥們提供了非常好的棲息和生存環(huán)境。從早到晚,小區(qū)里鳥鳴聲不斷。

起先,我對小鳥們的種類、習性、鳴叫聲之類是沒有什么概念的,基本上屬于“鳥盲”。后來喜歡上了觀鳥和拍鳥,便學習了一些這方面的知識,對鳥兒們也有了一些認知。于是,就有意識地留意起小區(qū)里的鳥兒來了。我想看看,跟我生活在同一個小區(qū)的,究竟有哪些“鳥鄰居”?

小區(qū)里最多見的鳥,當屬麻雀、白頭鵯、鵲鴝和烏鶇了。白頭鵯是小區(qū)里最不安分的小鳥。這種俗稱“白頭翁”的小鳥整天不停地聒噪,不停地在大樹小樹間飛來飛去,好像有特別旺盛的精力。相比之下,長得有點像“迷你版”喜鵲的鵲鴝則要低調一些。它們常常站在樹枝上,發(fā)出“嘰甲甲甲”的清脆叫聲,或者在地上跳躍著前行,黑白相間的小尾巴一翹一翹的,煞是可愛。別看它不像白頭鵯那樣愛顯擺,“身價”卻不低,是貨真價實的孟加拉國國鳥。

像這種國鳥級的鳥類,小區(qū)里總共有5種,比如被瑞典尊為國鳥的烏鶇。

烏鶇是一種隨處可見、相貌平平的小鳥。它渾身烏黑,長著兩個金黃色的眼圈,喜歡在灌木叢或者草地上找蟲子吃。烏鶇雖其貌不揚,卻是鳥類中的“著名歌唱家”。它善模仿,能發(fā)出許多種鳥兒的鳴叫聲,或清脆,或婉轉,或響亮,或悠長,一只鳥能叫出一群鳥的效果,所以也被人冠以“百舌鳥”之美名。小區(qū)里最好聽的鳥鳴聲,基本上都是烏鶇們發(fā)出來的。

頭上長著扇形冠羽,看上去像個非洲部落酋長的戴勝,是以色列的國鳥。戴勝喜歡在小區(qū)的草坪上活動,用它那尖長的喙在泥土中翻找蚯蚓和甲殼蟲之類的食物。那兢兢業(yè)業(yè)一絲不茍的樣子,就像是個在農(nóng)田里辛勤勞作的農(nóng)夫。

另外兩種國鳥級別的鳥兒分別是紅隼和喜鵲。紅隼是唯一出現(xiàn)在小區(qū)里的猛禽。它雖不是小區(qū)里的“常住戶”,卻經(jīng)常隔三岔五來小區(qū)里落落腳,或游蕩一番,有時是一只,有時候是兩只、三只。有一回,一只紅隼還落到了我的窗臺上,側過頭,好奇地朝屋內的我張望,激動得我趕緊拿出相機,對著它一陣猛拍。

紅隼是比利時的國鳥。它每次出現(xiàn)在小區(qū)里的時候,都會爆發(fā)與朝鮮國鳥喜鵲之間的爭端。紅隼雖為猛禽,但體型跟它相差不大的喜鵲也不是好惹的,常常對紅隼群起而攻之,將其驅離。紅隼雖兇猛,但面對“鵲多勢眾”,也只好落荒而逃。

經(jīng)過一年多時間的觀察,我記錄到小區(qū)里的鳥類有18種之多。除了前面寫到的那些,還有遠東山雀、灰椋鳥、棕背伯勞、珠頸斑鳩、山斑鳩、八哥、棕頭鴉雀、紅頭長尾山雀等。要是把小區(qū)圍墻外小河邊時常出現(xiàn)的白鷺、夜鷺和小??算進去,就超過20種了。

紅頭長尾山雀是小區(qū)里所有鳥類中長相最有喜感的。這種比麻雀還小的鳥長著一張“熊貓臉”,看上去有點像“猛張飛”,更像是游戲中的“憤怒的小鳥”。它們喜歡成群結隊,“嘰嘰喳喳”地在樹枝間跳來躍去,從一棵樹飛到另一棵樹,尋找著藏在樹葉間的小蟲。有時候,它們還會練雜技般蕩在一根細樹枝上,然后傻傻地看著你。那模樣,甚是呆萌。

樣子呆萌的小鳥還有棕頭鴉雀。跟紅頭長尾山雀一樣,棕頭鴉雀也喜歡集群活動,不過它們不愛攀高枝,而是喜歡在火棘、南天竹、海桐、女貞樹叢中戲耍。它們“唧唧唧”地叫著,把那些灌木的枝葉弄得“窸窸窣窣”地抖動。然后,又一起朝另一處灌木叢飛去。

小區(qū)里的鳥兒大多是留鳥,但也有候鳥。小區(qū)里的候鳥有兩種,出現(xiàn)的時間都是在秋季到翌年的春季。也就是說,它們是來這里越冬的。這兩種候鳥屬于不同的種類。一種是北紅尾鴝,這種長著一條紅尾巴的小鳥形影有些孤單,基本上是獨自行動。它們總是悄悄地落到一棵樹上,然后又悄悄地飛走。另一種候鳥是黃腰柳鶯,雖然在秋冬季節(jié)也偶爾能看到它們的身影,但最多見到它們的時候是在春季。春暖花開,樹木萌芽的初春,是黃腰柳鶯最最活躍的時候。

鶯歌燕舞。黃腰柳鶯的鳴叫聲是非常好聽的。春日的艷陽下,看著一群群黃腰柳鶯歡跳在新綠初綻的枝頭,聽著它們“唧唧嘰嘰”的鳴唱,我的心也會像那春光一樣明媚而燦爛!

感謝你們日復一日的陪伴,小區(qū)里的“鳥鄰居”們!

作者 李希文

《蘇州日報》2024年10月28日A04版

分享到:
打印此頁|關閉窗口